中国铁道博物馆
2021年12月
“十四五”(2021年~2025年)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国铁企业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促进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铁路文博事业的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中国铁道博物馆综合管理、学术研究、文物收藏、社会教育、科学普及、服务观众、文创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做到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使本馆在全国博物馆特别是行业博物馆的综合排名中保持领先地位,特制定中国铁道博物馆“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远期发展目标。
第一章 形势任务
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铁路发展日新月异
自十九世纪初叶问世以来,铁路多数时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先行引领作用。铁路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呼应联动,铁路进步与国家工业化进程如影随形。特别是进入高铁时代以来,铁路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社会经济中的影响和地位日益提升。
随着铁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几年来,铁路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让各种老旧机车、车辆“退役”和相关设备进入博物馆成为可能。铁路行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遗存,既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能,也为衍生文化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受众基础,更为铁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平台。
2.文博事业蓬勃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金年会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把文物保护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博物馆事业日益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博物馆事业的战略意义和社会影响日益上升。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写进报告。金年会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作出上百次重要指示批示,引领文物事业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十三五”时期,我国博物馆备案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诞生。其中,一二三级博物馆由764家增长到1224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由4013家增长至5214家,陈列展览数量由21154个增长至29596个,参观总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到12.3亿人次,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在各类新增加的博物馆中,行业博物馆异军突起、快速增长,数量达到825家。
铁路文博场馆日益成为传承弘扬铁路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爱党爱国爱路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成为展示铁路发展成果的亮丽窗口,同时也成为铁路职工的精神家园、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铁路行业交流的“文化会客厅”。
3.文化需求多元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倾向逐渐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需求的满足,对文化消费需求强烈。人民群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和参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与之相适应,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加速发展,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将日益重要,“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新风尚。
二、具有的优势与潜力
中国铁道博物馆地处首都北京,发端早,起点高,自诞生之日起,就以铁路行业官方主办为先导,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馆藏文物资源丰富且珍贵。中国铁道博物馆是铁路唯一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日益成为展示中国铁路历史、科技和文化的靓丽窗口,在铁路文物、科研成果等展品的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及编辑研究等方面,日益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国铁集团对铁路文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随着《铁路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的出台,铁路文物保护与铁路改革发展日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此外,中国铁道博物馆已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铁道学会、北京市校外教育协会等学(协)会理事单位。另有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专业科技博物馆委员会、北京博物馆学会的行业博物馆专委会和文创专业委员会、中国铁道学会文化和博物馆委员会等四个学(协)会分支机构的秘书处也设在本馆。全馆积极履行职责,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出版论文集,为铁路文博单位、行业博物馆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自身影响力也广至全国。
三、发展愿景
中国铁道博物馆“十四五”期间发展愿景: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融入并服务于铁路行业全面发展,把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致力于打造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铁路文化品牌;建立健全品类丰富、特色鲜明的藏品体系;全面提升馆藏文物保护和研究水平,使中国铁道博物馆成为全面展示中国铁路历史、科技和文化的靓丽窗口,成为展示中国高铁发展的靓丽名片;确保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工作环境不断改善,着力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章 指导思想
以金年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金年会总书记关于铁路和文物(博物馆)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秉承新发展理念,将博物馆事业主动融入铁路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文物(实物)的收集、保护和研究,继承、弘扬铁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铁路红色基因、赓续铁路红色血脉,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伟大实践中,以实现文化惠民工程为职责,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使中国铁道博物馆重大项目、业务基础、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对外交流、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迈上新台阶,努力把中国铁道博物馆建设成为有影响、有特色、创新型、专业化的博物馆。
第三章 基本原则
保护为主。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依法保护和科学保护,遵循文物保护规律,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建立科学保护文物的长效机制,履行文明传承责任。
以人为本。坚持“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坚持以观众为中心,不断提升社会公众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服务行业。坚持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定位铁路文博事业,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突出行业特色,传承铁路历史和先进文化,服务铁路发展,充分发挥中国铁道博物馆在铁路文化建设中示范和引领作用。
融合创新。坚持合作共赢与融合创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制度建设,重视人才作用,推动体制和管理创新,努力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专业化文博队伍,最终实现两个效益最大化。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一、提高文博业务水平
1.大力推进铁路行业文物征集。加强文物征集力度,重点征集铁路行业文物,兼顾其他。要特别重视铁路红色文物的征集、管理和使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征集铁路各个子行业的有代表性的系列实物,使收藏和展示系统化、系列化。探索和实施“口述历史”计划,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找一些老职工,进行口述历史的采集和保存。建立和规范文物征集、鉴选和入藏制度,建立健全藏品体系,有计划增加馆藏文物数量,丰富馆藏文物品类,打造品类齐全与特色兼顾的藏品格局。拓展社会捐赠渠道,加大有偿征集力度,积极拓展与铁路系统兄弟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等。2020年底,我馆藏品数量刚刚超过1万件。截至2025年底,藏品数量力争翻一番,达到2万件以上,5年累计增长率达到100%。
2.加强文物藏品规范管理。“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藏品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中国铁道博物馆藏品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数字化藏品档案,确保藏品档案“鉴定明确,账目清楚、编目详明、保管妥善、制度健全、查用方便”。推进文物库房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文物管理制度,实现馆藏文物分类分级妥善保管。进一步增加文保资金投入,购置必要的文保设备,逐步改善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建立馆藏文物定期修复和预防性保护机制。
3.推动文物定级与研究利用。适时推动馆藏文物定级工作。以文物为基础,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馆藏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加工和存储,建立馆藏文物数据库。以保护为前提,积极探索文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新形式、新途径,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文物利用制度,鼓励依托文物藏品开展学术研究,为博物馆展览展示、科普社教、文创开发、编辑出版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要拨出一定经费,设立馆级课题,高质量完成课题,鼓励职工多研究、多参与。
4.开放服务与社会教育多元化发展。“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积极申报詹天佑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强化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探索铁路特色互动式、体验式品牌活动的创建,着力提升公益性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与网络新媒体等合作,主动探索创新“互联网+博物馆”科普社教模式,加强讲解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长效、稳定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延时开放和因人施讲,增加多语种讲解和专家导览服务,建立观众调查反馈机制,努力满足社会公众多元化需求;深入打造铁路主题系列科普课程,探索推进馆校合作、馆企合作等模式,借助社会资本力量,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互利共赢;利用博物馆各种学协会平台,增进馆际交流,强化与国外同类展馆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铁道博物馆知名度、影响力和话语权。
5.聚焦行业发展,打造精品展览。广泛宣传铁路建设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大力弘扬铁路先进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凝聚强大正能量。常态化定期更新馆内基本陈列,及时将展览信息和研究成果向公众展示;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每年至少引进3个高水准、高品质的临时展览;以馆藏为基础,每年推出1-2个专题原创展览,进行巡展交流。
6.加强铁路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文创产品开发是博物馆推动事业发展的新的经济支撑,同时也是博物馆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十四五”期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陈列展览和馆藏文物为基础,有计划、多品类地探索开发铁路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积极尝试多元化经营模式和多渠道市场营销,用好“中国铁道博物馆”这块金字招牌,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争取开发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拳头产品,增强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
二、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1.人才引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博物馆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十四五”期间,铁道博物馆要有计划地加强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同时,拓展人才引入途径,逐步充实人才队伍,形成学历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为博物馆持续发展增加后劲。
2.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专业化的人才培训、管理与考核,优化机构编制与岗位设置,做好干部选拔,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体系。积极探索多元化、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到2025年,力争每年送培达到200人次以上。努力提升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争取五年内聘任高级职称人数由目前的20人增加至30人左右。
3.人才交流。试行高校新毕业生到铁路基层单位,进行相对一段时间、一定数量的单位、多个工种岗位的跟班作业,学习铁路业务、制度、作业标准,了解铁路实情,达到“知铁路、爱铁路、讲铁路”的目标。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继续打造并很好地利用“铁博大讲堂”对职工的教育作用。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和多岗位锻炼,通过轮岗交流、定向培训、考核激励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提升学术工作水平
1.加强课题攻关。结合博物馆实际,根据铁路行业特色,研究制订铁道博物馆科研规划。有计划地申报国铁集团、各级科协、科委等机构相关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展陈改造、文创研发等项目实施中探索推行“项目管理”,尝试跨部门组建项目团队,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重点项目学术攻关。“十四五”期间争取承担2-4个国铁集团级课题任务。
2.坚持精品出版。加强业务研究的成果出版,重点编辑出版馆藏文物系列研究书籍,包括《铁路文化与博物馆工作实用手册》《中国铁路文化与博物馆工作研究》等,计划五年内出版10本高质量的学术著作。
3.增进学术交流。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建立铁路文物专家库,进一步提升铁道博物馆在铁路和文博业内的影响力及话语权,充分发挥好行业引领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学协会平台在学术引领、经验交流、联络各会员单位方面的优势,增进学术交流,创造更多更好地发展机遇。计划五年内举办1~2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编辑出版专业书刊,倡导和树立良好的学术氛围。
4.成立学术机构。成立馆学术委员会,全面引领馆学术工作;成立铁路文物定级评定委员会,评审鉴定馆一、二、三级珍贵文物,并指导铁路其他文博单位规范定级;成立铁路文物(有价值实物)修复工作委员会,指导全路文物修复工作。
四、加强制度规范管理
1.健全规章制度。“十四五”期间要继续深化规范管理,坚持用制度管人律事,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要把管理事项和工作流程编制成规范,包括人事考核、行政管理、财务报销、文物管理、开放服务、对外有偿服务、信息资料收费等诸多方面,修订并完善《中国铁道博物馆管理手册》,确保博物馆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坚持制度管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绩效考核,健全各种工作责任机制,依靠制度管人律事,进一步优化人员岗位,提升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优化完善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人事考核、工程管理、物品采购等制度,厉行节约,开源节流。
3.深化安全管理。安全工作是博物馆的生命线。“十四五”期间,中国铁道博物馆将启动并完成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设平安展馆。成立馆安全委员会,严格贯彻执行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以消防安全、设备安全、文物安全、施工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为重点,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推进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着眼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应对机制,将制度、检查、培训、考核、整改、建档等内容和环节统筹考虑,形成工作闭环,保障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4.加强档案规范管理。档案管理,作为博物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博物馆的诞生和成长。“十四五”期间,要建立加强档案室建设,配备专人负责管理,通过系统收集整理,详细甄别分类,确保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着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好博物馆档案的研究和利用。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
坚持以金年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纪律和规矩意识教育,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坚持以上率下,模范履职尽责,确保党建工作与铁博整体工作同频共振、协调发展。重新修订《中国铁道博物馆章程》,明确将党组织设置、隶属关系、工作职责等纳入章程。
2.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程序,健全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突出政治标准,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加强对于基层党支部的考核,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全面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程序做好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做好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党员每年累计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
3.抓好党建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平台,整合资源,多措并举,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实现党建宣传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实现党建宣传工作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变;要以党建宣传工作为切入点,多角度、多层次的开展内外宣传工作。十四五期间,中国铁道博物馆要围绕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突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自觉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树立和打造在铁路文化宣传品牌,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六、加快基础设施更新和基本陈列改造
1.基本陈列常见常新。“十四五”期间拟对正阳门展馆、东郊展馆、詹天佑纪念馆基本陈列进行提升改造,增加必要的展示手段,建立基本陈列展品定期更新机制。重点做好正阳门展陈改造全面提升、东郊展馆中国高速铁路展览项目、京张铁路博物馆建设项目。
2.加快基础设施更新。重点更新安全设备设施、展陈设备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作环境设施等,全面提升博物馆整体形象和服务品质,确保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正阳门展馆基本陈列提升改造、东郊馆机车展厅消防设施及双路电源更新改造及其他各项工程。
七、推进博物馆信息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原则,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优化内网办公网络与电视电话视频会议系统,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以官网、微信公众号、馆刊为抓手,加强网络新媒体宣传。建立完善行政、人事、财务、档案、资产、文物等各种办公软件管理系统,推进办公网络化和信息化,提高办公效率。同时,大胆探索,引进人才,依靠铁路行业已有的科技成果优势,加强合作,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工作,创造出具有行业特色的博物馆智慧发展模式。
八、加强财务全面预算管理
“十四五”期间,加强财务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一本预算”实现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管控。以资金预算管理为主线,统筹各层级经济活动的现金流管理,坚持成本支出保障工作量增长的导向,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导向作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库管理规定,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增收节支,挖潜提效。严肃财经纪律,严格预算执行审批制度,坚持财务监督检查常态化。
九、构建温馨和谐职工团队
“十四五”期间,需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作用,通过畅达信息反馈、保障利益诉求、增进交流共享、加强团队合作、增进岗位交流、优化职业规划等各种途径,有效提升职工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人才优化与梯队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作用,多为青年实现自我、展示风采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切实提高职工工资和福利收入,扎扎实实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务关系,倡导职工激情工作,快乐生活,最终形成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拼搏奉献、和谐共赢的价值理念。
十、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
对照《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等规定,结合一级博物馆在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完善各方面的业务工作,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积极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
第五章 远期目标
一、筹建新馆
随着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文物征集保护与科普社教工作均取得重大突破。东郊展馆作为铁路机车车辆集中收藏展示基地,空间利用几近饱和。詹天佑纪念馆新增京张高铁展厅,由于空间所限,展览方式和手段也比较单一。因此基于拓展空间之长远考虑,亟需新建一座新型的、现代化的中国铁道博物馆,立足于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充分增强博物馆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打造品牌
作为行业博物馆,既要坚持以铁路行业为发展根基,也要注重培育在博物馆领域的发展新动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用好、用足铁路特色文化资源和优势,促进形成具有“铁博”显著标识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坚持在打造新亮点上下功夫,努力锻造出更丰富的展示内容、更多彩的活动形式、更规范的服务体系、更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最终形成更具影响力的“铁博”品牌。
三、创新升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铁道博物馆坚持与中国铁路同行,致力于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博物馆。创新行业博物馆运营和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与学术水平;致力于盘活文物资源,提升展览水平,建立藏品资源共享机制;推进“互联网+”与文博行业融合创新,增强服务效能;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铁路文物故事,奋力开创中铁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繁荣发展优秀铁路文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六章 规划实施
贯彻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是全馆各部门(单位)之重要职责。本规划重点就形势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远期目标等进行顶层设计,实施过程中应强化目标导向,制定分级落实责任机制,分解规划任务,落实目标责任,明确进度安排,确保规划任务有执行主体,经费投入有保障渠道,任务完成有绩效考核。推动建立规划实施的问效问责制度和奖励制度。
建立规划评估考核与规划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估,通报规划实施情况。可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